发布时间: 2023/12/04|来源:西峰区融媒体中心|专栏:“三抓三促”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西峰区立足生猪、苹果、食用菌等主导产业优势,加快构建种植业、养殖业、菌业全循环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三元双向”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推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食用菌作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一环,西峰区重点打造,由庆阳晶晶生物科技公司投资的庆阳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示范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占地92亩,总投资1.2亿元。现已新建育种、培养、试验种植大棚50座,日产黑木耳菌棒10万袋,示范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庆阳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永久介绍:“庆阳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8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4月份正式投入生产,在整个工厂建设过程中,得到了西峰区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协助我们办理水、电、天然气和土地流转、建厂等一系列手续,对我们企业扶持非常大。”
为了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西峰区还制定落实“一揽子”扶持政策措施,对新建黑木耳、香菇设施大棚、生产菌棒、选育具有示范推广价值新品种等农户、企业给予奖补,庆阳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西峰区招引的龙头企业也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
“政府推出了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直接奖补300万元,在过渡期内生产菌袋每袋补利1块钱,农民种植菌袋补助两毛五分钱,对整个食用菌产业进行了大力扶持,使得这个产业得以快速成长。工厂从4月份正式开工生产以来,共生产黑木耳菌袋800万袋,产值1600万元,直接产生经济效益400万元,我们的教学示范棚有50栋,每栋大棚产值在7万元到8万元左右,直接纯利润每棚在2万块钱以上。”庆阳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永久说。
西峰区还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经营管理和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等多种合作经营模式,把农户捆绑在产业链上,位于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的食用菌基地,正是通过“村级联合社牵头组织、组级合作社具体实施、群众自愿入股分红”的模式,带动当地群众抱团发展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完善食用菌产业链条。
后官寨镇司官寨村赵坳组村民赵世全说:“今年我们司官寨村赵坳组通过群众入股的方式,建成香菇菌棒加工厂一处,年可生产菌棒800万棒,同时群众集资建成香菇生产大棚70座,我个人建了3座,每座大棚上1万个菌棒,每年收入7万多元,然后分红收入1万多元,香菇产业效益很好,群众参与积极性也很高。”
今年以来,西峰区按照全市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总要求,以食用菌产业为重点,从菌种研发、菌棒加工、基地建设、生产销售、废料利用等环节同时发力,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生产效益。截至目前,发展食用菌龙头企业1家,专业合作社6家,菌棒加工厂两处,生产基地三处,全年的菌棒生产量达到两千三百万棒,产值5200万元,食用菌的总产量达到6800吨,产值5000万元。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