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公示 > 红榜

刘玉英:一把剪刀 剪出“别样人生”

发布时间: 2023/09/26|来源:庆阳网|专栏:红榜

      近年来,我县剪纸艺术人才队伍逐渐壮大、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精品力作层出不穷、品牌效应明显增强。一副副剪纸作品背后凝结着的是手艺人对剪纸艺术的追求与执着,她们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别样人生”,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玉英就是我县剪纸大师的代表人之一。

      刘玉英今年77岁,出生于民间剪纸世家,从小跟随奶奶、母亲学习剪纸,剪纸作品自然朴实而精巧细致。2004年6月,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2010年11月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国乡土艺术协会,2013年被命名为市级剪纸传承人,2015年被命名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作有《四季平安》《十二生肖花瓶》《青花茶具》《猫扑蝶》《狮子滚绣球》《五福捧寿》等剪纸作品分别入编《中国民俗》杂志、《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庆阳剪纸》等国家省市多家艺术专刊典集。

      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玉英说:“我从小就在娘家学剪纸,跟着老人学剪窗花,十二三岁开始剪纸,我的代表作有《十二届花品》、《四季平安》,现在剪的是庆阳杂技娃娃,村上办了几次学习班,都有三四十人参加。”

      近年来,“非遗热”广受关注、迎来了传统文化艺术振兴的黄金期。刘玉英积极承担起“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带领其他的传统手艺传承人走进社区村组、走进校园教室,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宣传和传承“非遗”,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非遗”,如今刘玉英的学生从十几岁到六七十岁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在刘玉英的传授下,她们中的很多人也成为了我县知名的剪纸大师。

      太平镇老庄村村民段晓芳说:“我跟刘老师从小在一起学剪纸,学了有20多年,现在我在学校教学,剪纸是我的第二职业,我希望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这个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下去,教给更多的学生,让他们把剪纸手艺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这几年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玉英一有时间就跑到村部的“非遗”传习所,带领村里的“姐妹们”拿起剪刀创作反映村里变化和时代变迁的剪纸作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今年我们村减半非物质文化传习所一处,挖掘本土大师刘玉英在这里开办文化传承基地,主要针对我们村上的留守妇女,放假回来的孩子,还有一些残疾人上门培训,让他们从有兴趣爱好到学有一技之长,同时也给家里增加拓宽经济收入的新路子,更好的让咱们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太平镇老庄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忠义说。

      走进太平镇老庄村“非遗”传习所,刘玉英带领村民一边唱着镇原民歌《十对花》,一边教村民剪纸......

      太平镇柳咀村村民答金莲:“这几年农村的变化特别大,我今年74岁,刘玉英78岁,我们两个是老搭档,我觉得老年人学些特长活的轻松,现在各个村都有广场,每天都有活动,我们都觉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