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6/09|来源:本站原创|专栏:本市政策
为落实省、市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工作部署,我中心聚焦信用体系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全面开展信用评价应用自查整改,强化信用信息共享互认,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公平透明。
一、信用筑基:打造标准化信息库 严格贯彻《庆阳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庆政办发〔2021〕41号)及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的通知》(财库〔2016〕12号)要求,建立信用信息核查机制。依托“信用中国”“中国政府采购网”双平台,要求市场主体提供信用查询结果,实现信用报告全国标准统一、异地互认,累计审核信用信息上千条,覆盖100%交易项目。
二、问题导向:深化信用评价改革 破除隐性壁垒。全面清理以信用评分变相设置准入门槛的行为,取消非必要信用评价加分项XX类,保障中小微企业公平参与竞争。建立信用修复“一站式”通道,联合发改、市场监管部门为数千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助力恢复经营资质。信息共享提速。打通财政、税务、金融等多个部门数据接口,实现信用信息实时共享,数据调用效率提升50%。推行“信用 承诺”替代保证金制度,为信用优良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惠及企业50多家。
三、长效行动:构建信用赋能生态 对照国务院办公厅督查问题清单及甘肃省发改委《规范信用评价应用通知》,压实主体责任,协同监管部门建立信用修复、信息共享机制,畅通企业参与招投标及融资渠道。优化交易流程,压缩业务办理时限30%,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打造“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区将不断深化数据互通,推进与财政、税务等部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年内实现跨部门数据归集覆盖率95%以上;不断强化信用约束,制定信用评价负面清单,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同步完善信用修复“绿色通道”;不断提升信用监管能力,开展信用评价专题培训和诚信文化宣传,提升市场主体信用管理意识。
文章搜索